在红色故事中坚定红色信仰
(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讯)7月6日上午,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瑞金市“学史明理——扎根赣鄱大地,开启红色征程”社会实践队走进了瑞金市华屋村,回首一段往事、传承一种精神、坚守一份信念、沉淀一种品格。
一
“青松常在,革命必胜!”在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,有这样一段壮美的“十七棵松”的故事。
长征前夕,为打破敌人“围剿”,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。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,华质彬、华钦梁、华钦材、华崇宜等17位青壮年男子踊跃报名参加红军,其中最大的20岁,最小的年仅13岁,他们商量,在即将远离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时,每人要到祠堂后山的蛤蟆岭上种一棵松树,并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,但如果有人牺牲了,活着的人就要为阵亡的兄弟看护好松林,照顾好家人,建设好家乡。后来,这17位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,再也没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红土地上,永远留下了十七棵葳蕤的青松。
实践队员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前往红军烈士纪念亭,随着阶梯的上升,来到了松林,一棵棵高大葱郁、根深叶茂、苍劲有力的青松映入队员们的眼帘。
松树下刻满文字的石碑吸引了每一个人的目光,碑上记录着一个人的一生:“华钦梁,男,1912年生,黄沙乡主席,1930年参加红军,1934年10月随部长征,长征途中牺牲。”我们不知道,他牺牲于何年何月何时何地,经历过什么样的枪林弹雨,我们只知道,他牺牲的时候,还不到三十岁。队员们对石碑深深地鞠了一躬,继续前行,却又与更多的松树、更多的石碑迎面相逢。
每一块石碑都记录着一段过往,每一块松树都代表着一个名字,华钦梁,华崇焕、华崇沂、华桃生、华德和、华树生、华钦材、华德思、华崇松、华钦遥、华崇球、华崇宜、华崇森、华钦恩、华钦仑、华质彬、华钦柏,这十七位战士为了革命,走上了漫漫征程,也长眠于长征路上,用坚定信念为后人留下了“十七棵松”的崇高精神品格!
二
上世纪三十年代,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于瑞金市叶坪乡组建,为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,蒋介石先后多次派兵“围剿”,革命的力量在恶势力的绞杀下陷入了前方战事吃紧,后方兵源短缺的危难处境,作为苏维埃政权首都的瑞金,群众们纷纷响应党中央“扩红支前”的号召,家家户户出现父送子、子送父、妻送夫的动人景象。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华屋村的十七个青年带着母亲为他们缝制的衣物一同出征,衣物里饱含着母亲的牵挂和不舍、骄傲和期盼,华屋人民盼望着,将士们临行前所种下的松树只是替他们守望村庄一段时间,盼望着战争结束的那一天,儿郎们可以穿着温暖的衣物回村报喜。
只是,华屋人民没有想到的是,他们没有等来一个归家的儿郎。
华屋村的先烈们的身躯永远留在了长征的途中,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附在那十七棵松树上守护着这方家园、更守护着接续相传的精神品格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华屋村也逐渐与新时代接驳,曾经与贫穷相伴的华屋人民也搬进了白墙黑瓦飞檐的三层小楼,医疗站点、儿童之家、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也逐步落成,华屋人民也正式过上了烈士们所盼望的生活。
安居立业,是华屋人民一直以来的期盼,在党中央对苏区发展的大力支持下,华屋人民开始了对村内产业链的升级,华屋大棚的蔬菜远销省外,“十七棵松”的故事也吸引来了无数党员同志前来瞻仰学习,华屋村逐渐发展为苏区建设示范村。
华屋村中,青松挺立,华屋人民的面庞上也染上了挥之不去的笑颜,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,华屋村的发展也步入了新时代的快车道。华屋人民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对十七位烈士的最好答卷,如果烈士在天有灵的话,看到华屋村青山绿水下的热闹生活,想必也会十分欣慰。
三
“睹物思人,看到这17颗青松,不禁想到一句话‘青山有幸埋忠骨’。在血与火的洗礼中,十七位红军战士,用他们的坚定信念与英雄品格,为深远的历史留下了浓墨的一笔,他们为革命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,长眠于青松之下,铺就了历史的血脉,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源泉。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,正是这些革命英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为我们争取而来的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。”孟德禹同学率先打破了沉默,语罢,大家不约而同般,向着十七颗松,向着我们的革命先烈,深深的鞠了一躬。
走过松林,大家来到了华屋红军祠。沧桑的祠堂简朴而宁静,悠久而亲切,古老而柔美。主墙上镌刻着“永远热爱党、永远跟党走”十个大字,表达着华屋人民对新时代最真挚的情意。看着墙上字,郑思远同学不自觉便诵读起来,读罢并说到:“永远热爱党、永远跟党走不仅仅是誓言,更是一种信念,作为学生党员,我们应该脚踏实地、奋勇前行,坚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高举旗帜,维护核心,不忘初心,立足本职,做好各项工作,为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,以优异的成绩为党的百年诞辰献礼”。
不断游览之中,大家又回到了起点。与来之前的吵吵闹闹的气氛不同,大家有些静默,眼角也都有些湿润了。再次回望华屋村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一派和谐安逸的景象,罗钰霖同学谈到:“瑞金作为共和国的摇篮,既象征着党的百年风雨历程是在奋斗中走出来的,也标志着新时代的中国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新的奋斗征程。”
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。学党史、知党情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在红色故事中凝聚奋进力量,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,用红色热情拥抱潮流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续,学思践悟守初心、砥砺奋进担使命。传承红色基因,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永远在路上!